English
查询关键字:
热门关键字: 服务外包 展会 投资促进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 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正文

理性看待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

时间:2016-09-27 15:24 作者: 来源: 证券时报

    商务部9月22日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二位,并超过同期吸收外资水平。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表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迈是新的台阶,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占到全球流量份额的9.9%,同比增长18.3%,金额仅次于美国(2999.6亿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第三位是日本1286.5亿美元),并超过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56亿美元),实现资本项下净输出。

   资本净输出

   将成为新常态

   其实,2014年中国已经首次实现了资本净输出国的华丽转身——当年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中国资本净输出可能将成为新常态。2016年前8个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1180.6亿美元,同比增长53.3%;而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858.8亿美元,同比增长4.5%。对外投资显著高于吸引外资,出现较大规模的直接投资“逆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外投资规模近年大幅增长,增速显著超过吸引外资规模的增长。有数据显示,自2003年中国发布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以来,已经连续13年实现快速增长。2014年的对外投资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2002~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幅高达35.9%。中国在从经济高速增长放缓为中高速增长阶段时,正在加速成为对外投资大国。

   追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发现,有多种变化正在发生:在投资主体上,几年前中国的对外投资几乎全部由大型国有企业进行,现在中国的私营企业则成为对外投资的生力军。在投资对象上,过去的对外投资主要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土地、矿产领域的直接投资,而现在正变得越来越重视发达国家的高级资产,如制造业、服务业(包括体育、文化创意、旅游、互联网等)的优质公司资产。在投资形式上,过去主要是绿地投资和实物资产收购,现在则转向公司股权并购。在投资目的上,过去的投资主要着眼于满足能源、矿产和高技术产品的实物供应,现在则转向获取技术、品牌、市场以及重要基础设施。此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接受国是美国,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美国投资飚升193.2%。

   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中,民营企业的投资势头很猛,在很多领域反超大型国企。2015年民营企业投资达到207宗,国有企业虽数额较大,但数量仅为80宗。民企的投资意愿很强烈,并购已成中企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一些投资者将以业务地域多样化为目的进行海外投资,真正的跨国企业将随之出现。

  资本外流不是坏事

   客观而言,资本外流未必全是坏事。从金融角度看,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随着中国资本在国际上的拓展,人民币也将越来越多见于交易定价与结算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也在有意推动资本与人民币输出。2014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一系列对外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揽子计划不仅需要中国金融机构的大力参与,这些计划本身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将产生深远影响。

   事实上,从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的布局看,人民币将首先广泛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先做到区域化,再由区域走向国际。需要认识到,货币的国际化不仅是金融问题,更是国际政治问题,需要有坚实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作为保障。中国资本净输出能为海外带去源源不断的人民币资本,“一带一路”及其背后的国家支持,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保障。

  需统筹好海外扩张

   和国内改革的关系

   事实上,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进入对外投资大幅增加的阶段。不过,对于中国而言,需要警惕资本净输出对中国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将加大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平衡压力,以外汇储备为例,中国在2014年达到3.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峰值,但两年之后的今天已减少了7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此外,需要提醒的是,中国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发生在经济增速开始长期放缓之际,国内市场上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普遍抬升——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能源成本等都在显著增加,资本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将会持续降低,这是国内资本转向对外投资的重要原因。而且,当对外投资加剧与资本外流形成叠加之时,这将显著加大人民币币值的压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过程中,政治风险不容小觑。当前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其沿线的新兴市场国家往往政治多变,大国博弈与宗教问题更平添了情况的复杂性,十分考验中国政府驾驭风险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单方面推动中国资本在海外扩张,可能并不足以应对新时代的到来。不论在整体战略,还是在相应的制度安排上,中国决策层都应当作出更加系统的安排,统筹好海外资本扩张和国内制度改革的关系。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在推动资本输出方面,虽有各个层面的举措,但仍无系统性安排;在促进海外投资和推动国内资本项目开放的改革上,也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不便。在于前者,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系统性地梳理各项改革与政策,做到项目、产能、技术、货币与资本输出五位一体,相互配合,并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降低其他国家的抵触情绪;在于后者,与人民币和中国资本在海外快速扩展的局面相比,中国国内的资本项目改革与外商投资改革仍显保守,难以满足“资本走出去,资产带回来”的市场需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事实上的资本净输出国,中国需要坚定不移推进资本账户的改革与开放,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作为投资者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关键一步。